千百惠为子起名有深意:爱国理所应当
“陆湾” 寓意着大陆和台湾,在她心中,大陆和台湾本就是一家人,不可分割。她希望通过给儿子取这个名字,让这份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伴随儿子成长,也向世人传递她坚定的爱国信念。千百惠曾在接受采访时说:“台湾的老百姓应该挺直腰板,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。” 她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。
在定居大陆的日子里,千百惠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,用歌声搭建起两岸沟通的桥梁。她曾参与《同一首歌》等节目,将自己的音乐带到大陆的各个角落,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台湾文化。她还尝试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,不断探索音乐的新领域。即使在淡出公众视野的日子里,她也没有放弃音乐,每天坚持练习唱歌,尝试不同的音乐形式,继续 “玩音乐”,用音乐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深情。
2021年,千百惠在社交媒体高调晒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,配文“不管身在哪里,祖国都是我强大的依靠”。这条视频引发两岸热议时,她正带着儿子高陆湾定居成都。在接受采访时,她首次揭晓儿子姓名的深意:“‘陆’代表大陆,‘湾’代表台湾,这个名字就是要连接两岸。”这份朴素的情感源于千百惠的成长记忆。她曾回忆,童年时家乡川菜馆飘来的辣椒香,与成都街头的烟火气如出一辙;书中描绘的紫禁城、万里长城,让她从小就对祖国心生向往。定居大陆后,她走过北京胡同、厦门海岸、成都茶馆,亲眼见证高铁贯通、移动支付普及、脱贫攻坚胜利,“这些成就让每个中国人都骄傲”。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,住在鸟巢附近的她对着镜头说:“期待各国运动员在这里创造高光时刻,中国观众会为所有人鼓掌。”
2023 年 5 月 4 日,在一次快闪活动的最后,两岸青年和现场观众情不自禁地唱起《我和我的祖国》。曲到尾声,千百惠高喊一声 “祖国万岁”,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。这声呐喊,是她在大陆数十年生活的真实感受,也是她对祖国最真挚的祝福。
千百惠的艺术生涯始终与两岸交流紧密相连。1988年,她成为首位在央视播出歌曲的台湾歌手;2003年复出后,她坚持在作品中融入两岸元素;2021年定居成都后,她创作新歌《留在成都》,用“装扮温暖的家”隐喻两岸同属中华大家庭。即便遭遇民进党“立委”王定宇“不屑为伍”的嘲讽,她依然坦言:“台湾老百姓的祖祖辈辈都来自大陆,我们本来就是中国人。”
这种直率在年轻一代中引发强烈共鸣。当她为儿子取名“高陆湾”的故事被曝光后,台湾网友在社交媒体留言:“这个名字比任何口号都有力量”“期待未来每个台湾孩子都能自由选择‘陆湾’双栖人生”。大陆网友则翻出她2021年演唱会的视频——当《走过咖啡屋》前奏响起,全场观众自发打开手机闪光灯,宛如星河汇聚,恰似两岸民心所向。
据知情人士透露,千百惠的告别式将于8月23日在北京举行。遗体火化后,部分骨灰将由儿子带回台湾新竹安葬,完成她“叶落归根”的遗愿。而她在成都的住所仍保留着录音设备,书架上摆着《台湾史》《两岸关系史》等书籍,墙上挂着儿子创作的《给时间一点时间》手稿——这幅未完成的画作里,大陆与台湾的轮廓正被一双手温柔相连。从新竹山间的泰雅族少女,到跨越海峡的音乐使者,千百惠用一生诠释了“爱国从来不是标榜,而是融入血脉的本能”。当“高陆湾”这个名字被更多人知晓,我们终于读懂:那些在咖啡屋邂逅的青春旋律,那些在身份证上镌刻的坚定选择,那些在姓名里藏下的家国期盼,都是同一个民族在时代浪潮中写下的深情诗篇。正如她在最后一次采访中所说:“不要叫我‘爱国艺人’,因为每个中国人对祖国的爱都理所应当。”这份理所应当的爱,终将跨越海峡,生生不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