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第6号台风“韦帕”于7月18日凌晨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,随后逐渐向西北方向移动,预计于7月20日下午至夜间在广东深圳到海南文昌一带沿海登陆,登陆时强度可能达到台风级或强台风级(12~14级)。受其影响,华南沿海地区将出现强降雨、大风和风暴潮等灾害性天气。
台风“韦帕”形成的原因
热带扰动发展:7月16日,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扰动加强为热带低压,随后逐渐发展为台风“韦帕”。
西南季风增强:台风“韦帕”在经过菲律宾期间增强了西南季风,导致菲律宾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。
大气环流条件:台风“韦帕”的形成和移动受到副热带高压、西南季风等多种大气环流条件的影响。

特大暴雨雷暴大风 台风韦帕即将登陆
台风“韦帕”的影响
强降雨: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地将出现大到暴雨,局地特大暴雨,可能引发洪涝、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。
大风:南海中北部海面、广东沿海海面风力将逐渐增大到8~10级,阵风11~12级;台风中心附近海区风力可达13~14级,阵风14~15级。
风暴潮:广东近海海域将出现巨浪到狂浪,近岸海域将有中浪到巨浪;粤东、珠江口、粤西沿岸将出现不同程度的风暴增水。
内河增水:广东部分内河将在台风影响期间出现增水,可能导致部分水文站超警戒水位。
台风“韦帕”带来的启示
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:及时发布台风路径、强度和影响范围的预警信息,为公众提供充分的防范准备时间。
完善应急响应机制: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,确保在台风来临前能够迅速采取措施,减少灾害损失。
加强基础设施建设:提高堤坝、水库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,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。
提高公众防灾意识:通过媒体、社区等多种渠道,普及台风防范知识,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。
关注次生灾害防范:台风过后,应重点关注山洪、滑坡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范,确保人员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