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演出市场的持续火热,热门演唱会门票也变得“一票难求”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机会,声称拥有“内部渠道”,可以代抢门票,诱使求票心切的歌迷陷入连环骗局。例如,北京的李女士为了购买两张演唱会门票,通过社交平台找到自称能“代抢票”的人,对方承诺每张仅加收100元代抢费。李女士支付费用后,对方迅速提供了“购票成功”截图,要求立即支付票款。由于疏忽大意,李女士扫描多个小额二维码支付了1000多元,察觉异常后要求退款,却被诱导下载软件刷流水,最终损失近7000元。
类似的骗局在全国范围内频发。浙江温州的王女士也因购买演唱会门票被骗,不仅没拿到票,反而损失了19万元。她轻信二手平台上的“官方票加价100元”信息,脱离正规平台交易,按照“客服”指示进行操作,最终被诱导转账巨额款项,直至收到银行成功转账短信才意识到受骗。
警方指出,此类骗局通过小额分次转账规避监控,极具隐蔽性。同时,受害人会面临双重损失——直接支付的票款难以追回,网购消费的债务也需自行承担。目前,两地警方已成功拦截部分资金并抓获部分嫌疑人。
在此,公安机关提醒公众,购票时务必做到“三验”:验证渠道是否官方、核验账号真实性、确认支付安全,切勿轻信陌生链接或非正规渠道。
海峡网综合自央视新闻、《法治在线》